关于我们About Us
  • 文学和互联网
  •    今天我来跟大家聊聊互联网跟文学这方面。
      现在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培养,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均有课程安排,而且大学都纷纷开放有关互联网的学科专业,来报名的人也是层出不穷。即使未来,或许互联网全球普及,每个人都掌握一定的互联网基础,我也认为文字教育更重要。语言艺术、文学艺术不是互联网这新兴的产物所能比的。人类为什么在原始社会发明了文字跟语言?因为这两样东西至始至终都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东西,有了文字跟语言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而网络呢?只是文字语言的载体。
      现在国外很多学校都流行用电脑上课,老师也是在电脑上授课,学生做作业也是在电脑上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上课很方便,即时学生在家里老师也能讲课。而且讲课内容都是存在电脑上,让学生们能在课余时间拿出来看看。但是我觉得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树立孩子们健康的世界观。教育应该回到语言文字上,尽可能的别依靠网络来传播知识。
      我们必须重新意识到文字语言对教育行业的重要性,或者说对其他准备进军网络的行业的影响。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又可以说不是文字的文字,因为甲骨文只是简单的标记生活中常见而又琐碎的事物。人们通过刻画图案,简单的描绘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同时也想流传下来。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发明了文字。至此,人们可以将所想的所做的所说的记录下来并慢慢累积。古时候的科举要学者们背诵四书五经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在古人的文学素养熏陶下改变自己对传统事物以及现代事物的看法,从而推陈出新,发扬更先进的思想,让个人思想得到提升,让国家思想得到提升。其实放到现在来讲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处。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向来讨厌文学诗歌,他认为身心投入文学诗歌的人都是社会该淘汰的糟粕,他们所做的事情无非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无非是浪费时间。他这一思想一度在西方社会中影响重大。但是在十八世纪浪漫主义的风潮中,雪莱发表的一篇【为诗歌所作的辩护】的文章中,全面否定柏拉图的观点,他不仅觉得柏拉图的说法是错误的,而且还指出诗歌文学乃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处。第一个原因是诗歌文学的基础是语言,而诗人们在写作的同时,也促进了语言文化的发展,比如最著名的莎士比亚,他的喜剧和诗歌中往往有其创新的词汇和语言,可以说莎士比亚在那时候将英语提升了一个层次。第二个原因指出,诗歌文学并不是柏拉图所说的那样浪费时间,模仿这个世界,而是引导人们理解这个世界。能让在远方的人们手捧一本书籍就知道这里的风景。比如海伦凯勒,天生失明失聪,但经过老师的不懈教导和自己对文学的执着,最终成为了一名影响美国甚广的作家,一篇【假如能给我三天光明】感动和激励无数读者。而在我看来,海伦凯勒没有语言文字的引导之下根本不可能从人生的低潮中走出来。
      我们思维的基础相同与一部分是记忆的碎片,其中有自己的经历,也有个人情绪,就好像一篇汹涌的海。我们的记忆和情绪是我们所能表达出来思想的基础,基础越复杂,那我们所能表达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多彩。这就是许多文学家、音乐家情感比较丰富的原因。
      要想“识海”的容量更加大,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去经历,大脑会把你所经历的事物通过记忆的方式存储起来;第二种就是去阅读文学作文。欣赏艺术,这是别人的识海展现在我们面前。所以文学就显得如此重要。
      如果说人的记忆跟情绪是海的话,那所有人类都有一片共同的海。这海里包含了人类发展过程中最精华的文明,它拥有我们共同的思考、领悟、情感。而文学就是承载着这海。每当我们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时,就会有一种在别人海里“冲浪”的感觉,领略他人的见解,得到我们共同追求的体悟。
      每个人都是相似的,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共同的属于彼此的东西。所以当我们文学阅读的越多,我们对别人和自己的了解就越深。文学对我们的生活的意义十分重大,浸之越深,我们观察和领悟能力也就越高,我们能体会到的情感就越丰富、细微,我们的生活也就越多姿多彩。
      这方面是互联网始终不能模仿的。
     
    Copyright © 2002-2014 cnbnkj. 博纳科技 版权所有沪ICP备10062535号 网站地图